“碳达峰”“碳中和”,光伏建筑迎来时代新机遇 |
发布时间:2022/6/8 访问人数:1590次 |
针对以上话题,在 5 月 11 日晚小饭局光伏建筑专场沙龙中,大正微纳总经理虞旺、中信博副总裁孙国俊、源码资本高级投资经理雷鑫与凡卓资本经理陈余昂共同探讨了一番,以下是部分精彩内容的回顾。 01 如何定义光伏建筑(BIPV/BAPV 的区别是什么),当前市场环境下为何要发展光伏建筑? 光伏建筑主要分为 BIPV 与 BAPV,主要区别在于前装与后装。BIPV 即光伏建筑一体化,它既是光伏也是建筑材料,其电压、安全性、防水等方面的要求,都要参照建材标准。BAPV 则是在已建成的建筑物上附着,后装一些传统的光伏组件。 在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, 光伏 + 不断升级和创新,尤其是今年 4 月 1 号之后,国家住建部《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》标准正式实施,要求新建建筑安装光伏,并强制进行碳排放计算,也促使行业进入比较火的状态。 02 目前中国光伏建筑市场处于什么发展阶段,市场格局如何?对标全球光伏建筑市场,我国在哪些环节还存在差距? BIPV 的市场,不局限于新建厂房,也包括旧有厂房。据统计中国工商业的屋顶大概有 800 亿平米存量市场,而且它还在以 20 亿平米每年的增速增长。国家今年又推出了对新建厂房强制安装光伏的政策,受政策驱动,BIPV 的市场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。但同时,也面临着许多技术的挑战,比如怎样做到发电的同时满足建筑材料的各项功能,以及在它的使用周期内,保证安全运维及稳定的发电量等。 从全球来看,BIPV 在海外已经存在十多年了,行业围绕着技术层面的研究会偏多一些,对应用市场没有做太多的研究。国内从 2016 年开始有了建筑光伏一体化的概念以后,对应用市场的关注越来越高。特别是在去年九月份的拉闸限电,以及企业用电成本的增加让大家对新建厂房 BIPV 的需求,以及老旧厂房的改造上有了新的认知,对屋顶的运维费用、用电成本关注度也越来越高。加上政策的利好,工商业业主未来对光伏建筑,特别是屋顶光伏的需求会持续增加,而且每年至少会有 15%-30% 的增长。 03 要达到光伏与建筑合二为一,在技术和商业落地等层面,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? 第一,要关注发电的情况,包括发电的效率、弱光的效率,以及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,可能需要把钙钛矿和晶硅结合起来用作叠层;第二,关注消纳情况,从国内的电结构来看,大头都还是工商业用户,所以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工商业用户的屋顶资源,尤其是消纳比较好的高耗能用户,这也是推广 BIPV 最好的场景。 但也面临着很多问题,如小而散的场景怎么去运维,怎么保证发电量的稳定性。再一个就是安全性问题,是不是要做组件级的关断甚至是微型逆变器,这都是有待商榷的。PID 组件潜在的热斑风险,以及防火、防水性能等等这些也都是我们应该关注的点,也是影响行业发展比较大的因素。 04 光伏建筑产业链上下游、相关的产业中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? 光伏建筑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事情,并不是一锤子买卖,那必然需要全生命周期的资产运维,比如屋顶如何清洁,是不是需要清洁机器人;光伏发电功率该怎么预测和调度;尤其是要做微电网的时候,用户进入电力交易市场,怎么去做需求侧响应;甚至未来作为现货市场的主体之一,怎么去在市场里面跟其他的参与方去做互补甚至博弈等,都是我们可以去关注的全生命周期里的一些核心组成部分。 由于篇幅有限,我们不能一一展现所有内容,想要了解更多精彩,欢迎报名小饭局,亲自与大咖线上互动,与桌友们相互启发、共同成长! 同时,也欢迎大家添加饭桌君微信,饭饭将第一时间同步给您最新的小饭局活动信息。 什么是小饭局?小饭局是由小饭桌打造的行业主题沙龙,聚焦硬科技、生命科学、新能源、工业科技、企业服务等方向,以线上研讨会、线下闭门会和饭局漫谈等多种有趣有料的交流形式,为桌友提供观点交换的平台和高质量社交的场域。 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 |
版权所有 @2022 安徽蔚蓝智汇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皖ICP备2022006665号-1 皖ICP备2022006665号-2 皖ICP备2022006665号-3